|
陈曦1981年出生于天津,父母都是大学老师,教育非常严格。从小家长鼓励的是一种兴趣教育,因此陈曦偏科很厉害。初一时,因为在计算机奥赛中拿了个全国第二名,陈曦14岁便进入天津大学少年班就读。身边的大孩子们还没“开悟”,他就已经大张旗鼓地开始赚钱了。
在大学时,陈曦的赚钱天赋已经显现出来。陈曦把从父亲那偷偷抄来的考试题答案卖给同学。“卖答案,我在卖全校的答案。那次,我们学校数学考试平均分考到九十几分。后来老师发现了,都快崩溃了。”陈曦笑言。那次“卖答案”真的是一个MBA案例,渠道管理混乱,导致价格混乱了。
陈曦是一个善于总结的人,然后会发现很多的机会,也是一个凭兴趣做事的人,如果对这个机会没兴趣也就不做了。
“我在大学里卖书,拥有二三十人的团队,成员都是贫困大学生,赚来的钱用来发工资,供应伙食。”两年后,当书店的事务越来越程式化时,陈曦关闭了那6家连锁店,和一帮伙伴捣鼓起电子商务平台。
1997年初,当很多人对互联网还很陌生的时候,陈曦已经开始利用B2C的模式赢利了,“比马云的阿里巴巴还要早几年。”一家香港的VC(创业投资)公司看中了陈曦的团队,一下子投了400万美元,这在当时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。
“当时我去参加奥林匹克竞赛的香港比赛。投资人觉得我在创业方面有想法,晚上我们在酒店大堂聊一夜。第二天早上他说这个想法挺好,我马上就写了一份PPT出来。之后,他们便决定给我投资。”陈曦回忆着说。
回到家后,陈曦把在香港的事情经过跟父母讲述了一遍,父母坚决反对陈曦的创业想法:“你要念书,咱家全是大学里教书的。”
家人的反对,陈曦甚至还挨到了父亲棍棒下的教育。“后来是没办法,因为一旦选择了,就停不下来了。我承诺给他们说我可以兼顾,但是我后来发现,要想做成一件事情必须专注,必须没有任何私心杂念,停不下来也是很痛苦的事情。”陈曦说。
后来,陈曦还是毅然离开了学校,和他的伙伴们在天津、北京、杭州等地开设了自己的公司,规模最大的时候公司有400多人,陈曦担任公司的CTO(首席技术官)。
两年后,陈曦在1600万美金收购案合同上签字,把公司卖给外国人。“这是正确的并购决定,因为清楚自己没有能力带领公司走得更远。”而这一年,陈曦才18岁,身家就已暴涨到上千万。
“后来我才知道,原来我有那么多钱了!”陈曦说。随后他成立了第二家公司,开发行业管理软件。那时,陈曦梦想着公司能上市。而最快的方法便是买壳上市,陈曦便将他的公司并入新疆一家集团公司。
“投入了以前赚的所有钱,仍不足以控股,而新合并的公司股权结构极其复杂,内耗斗争没完没了,人人拼着命花钱,比如买车,都抢着买还越买越高档,最后走到破产清算的境地。”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