漫步在104国道,曾经的违建用地上开始复绿,不久,红花绿树将替代杂乱无章的违法建筑;走进诸多村庄,目之所及是脱去违建“外衣”后清爽敞亮的农 房庭院……由东向西,从南至北,在1403平方公里的上虞大地上,一场违法建筑大整治正势如破竹地进行着,拆建并举活力四射,城乡面貌日趋完善。
今年以来,我区按照省、市关于推进“三改一拆”的决策部署,以“基本无违建区”创建为目标,深入推进违法建筑整治工作。围绕绍兴市下达的160 万平方米拆违任务,自加压力,加码奋进,明确年度177.5万平方米拆违目标任务。目前,全区各乡镇(街道)均完成年度拆违任务的60%以上。
全面倒逼增压力
干群聚力齐攻坚
“拆违是考验我们的一场硬仗,必须上下联动聚力攻坚!”区委副书记、区长陶关锋在上月的重点工作汇报会上发出铿锵号令。
近段时间,区领导亲自督查进展,现场指挥协调,及时化解难题,有效推进拆违工作。各乡镇(街道)一把手挂帅,全员上阵,形成了全区上下合力拆违的热潮。
在这场拆违硬仗中,我区采取倒逼机制,不仅将控违拆违工作纳入各部门和乡镇(街道)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,还专门建立了一整套纵向到底、横向到边 的干部考核制度,对各乡镇(街道)完成任务情况进行排名通报。同时,区委区政府专门组建联合督查组,由局级领导带队,对违法建筑整治、两路两侧等重点工作 每月两次督查,对工作不力、成效不明显的单位和相关责任人下发督查通知书,要求限期整改。这套制度把各级干部捆绑在一起,谁拆违不力就要被问责。
我区采用媒体曝光、公示排名的形式,全面实施拆违倒逼。每周一的《上虞日报》头版位置上,各乡镇(街道)的拆违进度排名、违建问题排摸进度都公开亮相,以此促进拆违进度,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工作态势。
此外,4月底以来,已在《上虞日报》上连续4次对各乡镇(街道)典型违建进行曝光,共计45处、3.5万平方米,曝光违法建筑要求在规定期限内 予以拆除,为控违拆违树立了标杆,营造了声势,对全区面上拆违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。5月份以来,我区每周的拆违数保持在20万平方米以上,速度是力度的 最好体现!
强力整治“两路两侧”
拆出一路好风景
不久前,舜耕大道两侧的22户、面积为2500多平方米的成片违建被成功拆除,有力地提升了城区南大门的环境面貌。这些违建大多位于岭光村前的山下,附近村民陆续在此“占地为王”,违建面积从10余平方米到600多平方米,大小不等,影响了道路沿线的风景。
为进一步加快违法建筑整治工作进度,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会同百官街道,一对一做农户的思想工作,引导违建当事人自拆。
对拒不配合的则经催告后采取强制措施,帮拆带动、强拆推动,及时啃下了这个违建硬骨头。
连日来,我区积极开展对12条重要路段的沿线11个乡镇的整治攻坚行动,重点针对蓝色彩钢棚、乱堆乱放、乱搭乱建、广告牌残留等问题,强势推进两路两侧违法搭建整治。
近一个月来,梁湖镇对百丰公路两侧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地毯式排查,并对整理出的问题进行集中整治,多处违法建筑被强制拆除。这些违法建筑都是企业搭建的彩钢棚、广告牌以及路边空地上堆放的石沙堆,不仅影响了公路沿线市容市貌,还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。
今年,梁湖镇启动了百丰公路梁湖段靓化整治工程,该工程从城南中学博学路口起至皂李湖村止,总长约6.1公里,总投资约1203.98万元,主 要是对百悬线梁湖段及江山公路的绿化景观进行改造。建设完成后将大大改善梁湖“两路两侧”和集镇环境面貌,美化城市南大门,加快推进梁湖与城区的融合。
道墟镇大力度向“两路两侧”违建开刀,牵头组成了一支“两路两侧”专项整治队伍,重点对集镇道路两侧违法搭建的钢棚进行集中拆除。短短几天时间内,道路两侧的彩钢棚被成功拆卸了。
拆违行动温情落地
全面提升发展活力
“现在的违法建筑整治工作,已经不仅仅是拆除违法建筑这么单一,在拆违的同时,也伴随着环境整治、河道保洁等诸多方面工作。”在采访中,不少乡镇的负责人告诉记者,拆违行动通过温情落地,成为替百姓营造整洁、有序的生活环境一个重要途径。
盖北镇将“无违建镇”创建与“五水共治”、美丽乡村建设等民生、重点工程紧密结合起来,借势借力推进创建工作。今年,该镇正着力推进镇东村省级 宜居村庄建设,计划投入380万元修建门楼,对沿路民房、围墙实施统一立面改造;投入近500万元,启动镇东村新居民公寓楼建设项目。同时,通过拆后地块 综合利用,将对农户房前屋后的空地进行全面改造,全面提升村庄整体形象。
章镇镇为保障村民审批建新房,该镇重点突出“一户多宅”清理,并结合路边河岸、影响消防安全、集镇区域违法建筑整治,大力推进违法建筑整治工 作,使得一大批农村非法“一户多宅”得到有效清理。目前,该镇已累计拆违11万平方米,其中非法“一户多宅”拆除7.1万平方米。此外,该镇还依托美丽公 路建设,实行违建拆除与农房保障项目、美丽乡村精品线路建设相结合,有效改善村庄环境,提升村民生活品质。